专家讲座:厌氧生物膜形成机制和膜污染控制技术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2日15:30
报告地点:嘉锡楼211中冠厅
主讲嘉宾:肖晔远教授
内容摘要: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技术处理市政和工业污水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污泥产率低等优点,并能以生物沼气的形式回收污水中的化学能,因而有望替代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实现绿色低碳的污水处理。针对AnMBR技术处理市政和工业污水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本团队围绕厌氧生物膜形成机制和膜污染控制技术、污水中氮磷的回收利用、厌氧反应器抗有毒负荷冲击方法这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微生物的生长阶段决定了生物膜与有机膜的交互关系,有机膜材料对生物膜早期的附着及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与EPS的交互作用决定了成熟生物膜的结构特征。首次证实了群体淬灭膜污染控制方法在AnMBR中的可行性,将AnMBR的运行周期提高了3倍以上,显著减缓膜污染;开发了基于高级氧化的膜污染控制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协同去除技术。探索了群体感应系统在厌氧过程有毒负荷冲击下的调控机制,为提升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提供新的思路。上述部分成果应用于练江流域纺织印染园区污水处理、市政污泥综合利用等项目,对推进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做出了一定贡献。
报告人简介:
肖晔远,汕头大学土木与智慧建设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注册执业工程师,获国家基金委外国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入选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计划,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专委员会委员,Springer Nature旗下期刊《Smart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Cities》副主编。先后于1999、2002年获同济大学本科、硕士学位,2012年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博士学位,其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任研究员,于2016年加入汕头大学。
主要从从事水和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基础研究,研究兴趣包括水质工程科学、环境微生物技术、污水厂网智慧化协同管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优秀青年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拥有丰富的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经验,在行业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个著名高校有紧密的科研合作,获广东省高等院校外国专家国际合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