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国奖风采(三)|| 88858cc永利集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访谈录

日期:2025-04-14 发布人: 浏览量:

国奖获得者风采展

本期人物:

陈思颖 胡勇 刘娟 吴亚涵 黄时凯

国奖获得者——陈思颖

国奖者说

Q1

在压力大时,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调整状态?

陈思颖:学校里有很多狗狗,压力大想放松时, 我总会去找找它们,给他它们喂喂食,看它们玩耍。

Q2

研究生期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陈思颖:最大的挑战就是接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科研模拟软件,自己在师姐的带领下学习摸索到了很多新东西,也有所进步。

Q3

读研期间是否有一直鼓励你前进的座右铭?

陈思颖:物物不物而物于物,念念而不念于念。

国奖获得者——胡勇

国奖者说

Q1

可以分享一下你获得国奖的最大感受吗?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胡勇:我获得国奖最大的感受就是,惊喜与感激。非常感谢学院的培养和导师的指导,还有同门的并肩作战。这份学生时代最高的荣誉不仅是对付出的认可,更是沉甸甸的鼓励。未来我会继续踏实努力,不辜负学校给的宝贵机会!

Q2

如何应对科研中的“瓶颈期”或效率低下的情况?

胡勇:遇到科研瓶颈期或效率低谷时,我的处理策略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接受常态、调整节奏、切换视角。科研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它;可以短暂休息,调整节奏,学会从实验中跳脱出来,放空自己,以不同的视角来思考当前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运动,游戏唱歌之类的。

Q3

你是否有激励自己坚持科研的信念或习惯?(如榜样、座右铭等)

胡勇:我同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非常优秀,也是这次国奖获得者之一。我的座右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国奖获得者——刘娟

国奖者说

Q1

可以分享一下你获得国奖的最大感受吗?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刘娟:说实话,拿到国奖的那一刻,第一反应是“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才是开心和激动。毕竟,科研的过程就像爬山,很多时候都是埋头苦干,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居然爬到了山顶,还能看到这么美的风景。

对我个人来说,这个奖更像是一种“认可”,就像小时候考试得了满分,爸妈会夸你一样。它让我觉得,那些熬夜、反复实验、写论文的日子没有白费。所以,这份荣誉既是鼓励,也是一种提醒:“别停下,继续往前走。”

Q2

如何应对科研中的“瓶颈期”或效率低下的情况?

刘娟:

1、调整心态:接受瓶颈期是科研的常态,不过度焦虑。

     2、寻求帮助:与导师、同门讨论,并通过查阅文献寻找新思路。

     3、暂时休息:适当放松,转换思维,往往能带来新的灵感。

Q3

你是否有激励自己坚持科研的信念或习惯?(如榜样、座右铭等)

刘娟:

1、看看榜样:我会关注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比如屠呦呦、钱学森,他们的坚持和成就让我觉得,科研这条路虽然难,但很有意义。

2、阶段性奖励:比如完成一个实验就奖励自己买一件喜欢的东西,或者去吃一顿大餐。

3、寄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我们要常以惜时奋进自勉,坚信青春的价值在于拼搏与沉淀。面对时光奔涌向前,要以“追风赶月莫停留”的毅力,在科研、服务与自我超越的道路上笃行不辍,用奋斗为青春注解,以实干书写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赤诚篇章。

国奖获得者——吴亚涵

国奖者说

Q1

可以分享一下你获得国奖的最大感受吗?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吴亚涵:能获得国奖出乎自己的意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这对我来说离不开导师的帮助,也离不开自己的付出,当然也离不开一些运气。

Q2

如何应对科研中的“瓶颈期”或效率低下的情况?

吴亚涵:学会休息,实在没有想法不想做实验的时候学会适度“摆烂”,在宿舍躺躺,去户外旅游散心,说不定就有灵感迸发。

Q3

你是否有激励自己坚持科研的信念或习惯?(如榜样、座右铭等)

吴亚涵:我的同门胡勇是催促我科研的直接动力,每次看到他在做实验就会心慌,这个时候投入科研往往会事半功倍。

国奖获得者——黄时凯

国奖者说

Q1

在压力大时,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调整状态?

黄时凯:

1、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将工作和休息时间清晰划分。

2、优先处理重要任务: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优先级排序,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3、定期休息:在工作时,我会定期安排短暂的休息时间,进行简单的拉伸或散步,帮助缓解身体和精神的疲劳。

4、保持社交: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定期参加聚会或社交活动,这可以让我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中获得情感支持和放松。

5、参与兴趣爱好:我有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在忙碌的科研生活中,我会花时间投入到这些活动中,以此来放松心情和激发创造力。

6、锻炼身体:定期进行锻炼,比如跑步,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

Q2

研究生期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黄时凯:我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高压的学术环境中平衡研究、课程学习和个人生活。我认为,良好的时间管理、积极的心态以及寻求支持是应对挑战的重要策略。

1.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计划:我开始使用日历和待办事项清单来安排我的日常任务。将大项目拆分为小任务,使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帮助我更好地管理时间,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时的匆忙。

2.寻求支持和反馈:我学会了主动向导师和同学寻求反馈和建议。在遇到困难时,及时与他们沟通,不仅可以获得宝贵的意见,也能减轻心理负担。

3.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是应对压力的关键。我开始定期锻炼,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4.调整心态:我逐渐学会了接受失败和挫折,明白科研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重要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前行。

Q3

请问你在整个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黄时凯:读研不仅让我在学术上获得了丰厚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个人成长、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收获将伴随我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字:国奖获得者

图片:国奖获得者 田铭鑫

编辑:陈宇晴 王畅怡 潘婷

一审:杨新如 黄甜恬

二审:廖烨檬

三审:刘朝晖


微信公众号

   © 2025 88858cc永利集团(中国区)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闽ICP备05005463号-1